MPEG 2标准(英文)-系统
MPEG 2标准,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2,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共同制定的一套用于数字视频和音频编码的国际标准。这一标准在1994年正式发布,是数字电视传输、存储和播放的核心技术之一。MPEG 2系统部分,即ISO MPEG2系统标准,主要关注如何将编码后的视频和音频数据高效地组合成一个可传输或存储的流媒体格式。 MPEG 2系统层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不同来源的视频、音频以及其他辅助数据的同步,并确保这些数据能在各种网络环境中稳定传输。它定义了如何将编码后的数据打包成一个连续的数据流,以便通过有线电视、卫星、光缆或者数字地面广播等渠道进行分发。系统层处理的关键任务包括错误检测与恢复、流的复用与解复用以及时间同步等。 1. **数据复用**:MPEG 2系统层允许将多个不同的数据流(如视频、音频、字幕和伴音)复用成单一的传输流。这种复用过程使得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输多个服务成为可能,例如在同一频道下提供多语言的音频选项。 2. **错误检测与恢复**:为了应对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MPEG 2系统层引入了错误检测和恢复机制,如使用错误检测码(如CRC校验)和插入冗余数据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3. **时间同步**:系统层确保所有数据流在播放时保持精确的时间同步,这是实现视频和音频无缝播放的关键。它通过时间戳和同步信息来管理各个数据流的播放速度。 4. **流的分段与重组**:MPEG 2系统层将大的数据块划分为较小的单元,称为传输单元(Transport Units, TUs)或节目映射单元(Program Map Table, PMT),便于在网络中分段传输和接收端的重组。 5. **节目与服务**:在MPEG 2系统中,一个节目(Program)通常包含一组相关的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流,而多个节目可以组成一个服务(Service)。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收看特定的节目或服务。 6. **节目关联表(PAT)与节目映射表(PMT)**:PAT提供了服务和其对应PM Ts的映射,而PMT则详细描述了每个节目中的各个数据流的具体信息,如编码类型、比特率等。 7. **数字电视应用**:MPEG 2标准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广播,包括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如DVB-S(卫星)、DVB-T(地面)和DVB-C(有线)。这些系统都基于MPEG 2标准进行信号的编码、复用和传输。 MPEG 2系统标准是构建数字电视传输的基础,它的设计考虑了数据的高效编码、复用、同步和错误控制,从而确保了高质量的视听体验。通过深入理解这个标准,开发者和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数字电视系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Systems.zip
预估大小:1个文件
Systems.doc
722KB
185.29KB
文件大小: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