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缓冲区是一种在计算机编程中常见的数据结构,特别是在实时系统和并发编程中。它以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为基础,通过巧妙地管理读写指针,实现数据的先进先出(FIFO)处理。在Delphi中实现环形缓冲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面向对象的特性以及强大的内存管理机制。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环形缓冲区类,这个类将包含以下
Delphi 16 次浏览
1.高速通信下,环形缓冲区设计及实现;可直接使用演示。 2.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说明:SOCKET通信非常简略,只为环形缓冲区测试使用,也适合初学都学习。其他:里面包含SOCKET通信客户端/服务器演示,还包括了环形缓冲区现成的代码。
C# 22 次浏览
详细分析了环形缓冲区的读写操作及其实现方法。重点讨论了在并发环境中如何有效地控制资源竞争,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操作的高效性。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和算法分析,阐明了不同情况下的最佳实践和优化策略。
C++ 19 次浏览
有外部中断的 STM32 项目,搞得比较全,像串口中断、定时器、SysTick 精确延时都整进来了,连环形缓冲区的也有,挺实用的。你要是搞STM32F103C8T6开发,尤其是用Lib V3.5 + Eclipse环境的,拿来做参考或者直接改挺方便。 外部中断用来做按键响应,串口环缓那部分还挺丝滑,
Nodejs 0 次浏览
缓冲区用于优化数据传输,分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缓冲区将输入数据暂存,等待程序处理;输出缓冲区用于临时存储输出数据,等待发送。
C 33 次浏览
ArcGIS 的 VBA 脚本真的是老前端们的宝藏之一,尤其是像这个能帮你批量生成点缓冲区的脚本,实用得。脚本里用到了IMxDocument、IFeatureLayer这些经典接口,逻辑也清晰——遍历点图层,一个个点转成矩形。你只要在 UserForm 里输入长宽,它就能自动搞定,省事不少。 缓冲区
VB 0 次浏览
删除缓冲区的命令写法其实挺有意思的,是在 Linux 里用 Vim 操作。用"2dd这样的写法就能把当前行和下面几行一块删了,还能直接丢进编号为 2 的缓冲区,后面想贴回来,用"2p就行,省事儿还好记。适合那种批量行又想反悔一下的场景,挺实用的。你要是之前只会用dd和p,那这招可以让你编辑效率提高不
C++ 0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