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ian编程工程配置文件bld.inf、.mmp和.pkg文件结构浅析
### Symbian编程工程配置文件解析:bld.inf、.mmp和.pkg文件结构####一、bld.inf:工程引导文件bld.inf文件是Symbian编译环境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配置文件,它主要负责指导构建环境如何正确地进行项目的编译。通过这个文件,开发人员可以指定编译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包括但不限于要编译的模块列表、平台目标、以及编译前需要执行的预处理任务。 #####常用标记解析: 1. **PRJ_MMPFILES**:此标记用于列出即将被编译的工程文件(.mmp)。例如,“PRJ_MMPFILES HelloWorld.mmp”指示编译器将处理名为HelloWorld的工程文件。对于包含多个库的复杂项目,可以通过列出所有需要编译的工程来确保整个项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 **PRJ_PLATFORMS**:此标记用于指定编译的目标平台。如“PRJ_PLATFORMSWINS ARMI WINSCW”,这表示编译应针对WINS、ARMI和WINSCW三个平台进行。如果不设置此标记,默认情况下将使用所有已知平台进行编译。 3. **PRJ_EXPORTS**:此标记用于指定在编译开始前需要复制到特定位置的文件。例如,如果工程依赖于某个第三方的*.inl文件,可以使用“PRJ_EXPORTS k_set.inl epoc32include”来确保编译前该文件已被正确放置在epoc32include目录下,从而避免编译错误。此外,bld.inf文件支持条件编译语法,如`#if defined(WINS)… else… #endif`,允许开发者根据不同的平台条件编写特定的编译指令,增强配置文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mmp:项目定义文件.mmp文件是Symbian项目中另一个核心配置文件,它详细定义了项目的结构和编译参数,是编译过程中实际操作的依据。 #####文件结构与关键字解析: 1. **TARGET**:指定项目的名称,必须带有正确的文件扩展名(如.app、.dll等)。 2. **TARGETTYPE**:定义项目的类型,如app表示GUI应用程序,uid1值由此选项决定。 3. **UID**:定义应用程序的唯一系统标识符,对于GUI应用尤为重要。 4. **TARGETPATH**:指定编译完成后,生成的应用程序及其组件的存放位置,通常位于systemapps目录下。 5. **SOURCEPATH**:列出项目源文件的路径,用于告知编译器源代码的具体位置。 6. **SOURCE**:列出项目中的源文件,可多次使用以覆盖多个文件。 7. **RESOURCE**:指定资源文件,如界面布局、图标等。 8. **USERINCLUDE/SYSTEMINCLUDE**:分别指定用户自定义和系统标准的头文件位置。 9. **LIBRARY**:列出需要链接的库文件,如euser.lib、apparc.lib等,这些通常是共享库的.lib文件,在运行时会被调用。通过.mmp文件,开发者能够精确控制项目的编译流程,确保每个组件都能正确无误地被构建。 ####三、.pkg:包管理文件虽然题目未涉及.pkg文件的详细介绍,但在Symbian开发中,.pkg文件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主要用于描述软件包的元数据,如软件名称、版本号、依赖关系等,是安装和更新软件包的关键文件。通过深入理解bld.inf、.mmp和.pkg文件的作用及结构,开发者能够在Symbian平台上更高效、更准确地进行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确保应用程序能够在多种平台和设备上顺利运行。
38.5KB
文件大小: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