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档是对电脑COMS选项的翻译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个接口,负责在开机时执行初始化任务和提供系统设置。COMS(也常写作CMOS)是BIOS中的一个存储器,用于保存BIOS设置。本文档翻译了BIOS设置中的关键选项,这对于不熟悉BIOS的用户来说非常有帮助,因为他们可能需要进入BIOS来调整计算机的配置。 1. **时间/系统时间**和**日期/系统日期**:这是设置计算机时钟的地方,确保时间和日期的准确性对于系统日志和其他时间敏感的功能至关重要。 2. **二级缓存(Level 2 Cache)**:指的是CPU中的高速缓存,用于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提高处理器性能。 3. **系统内存**:显示计算机的RAM总量,可以查看和修改内存配置,如开启或关闭内存交错。 4. **视频控制器**:控制图形输出,可以在这里选择集成显卡或独立显卡的设置。 5. **液晶屏型号(Panel Type)**:对于笔记本电脑,这会显示所连接的显示器类型。 6. **音频控制器**:管理声音输出,可以启用或禁用音频设备。 7. **调制解调器(Modem Controller)**:用于拨号上网的老式硬件,现在在许多现代设备中已不再常见。 8. **主硬盘(Primary Hard Drive)**:指系统的主要启动硬盘,这里可以设置启动磁盘优先级。 9. **模块托架(Modular Bay)**:一些笔记本电脑上的可更换插槽,用于添加额外的硬件,如第二块硬盘或光驱。 10. **服务标签和资产标签**:用于识别和追踪特定的计算机设备。 11. **BIOS版本**:显示当前BIOS的固件版本,有时更新BIOS可以解决硬件兼容性问题或提升性能。 12. **启动顺序(Boot order/Boot Sequence)**:定义系统启动时查找操作系统文件的设备顺序。可以调整这个顺序,例如让系统优先从USB设备或光驱启动。 13. **软盘驱动器(Floppy Drive)、内置硬盘驱动器(Internal HDD)、软驱设备(Floppy device)、硬盘驱动器(Hard-Disk Drive)、USB存储设备、光驱设备、模块化硬盘驱动器、Cardbus NIC、板载网卡**:这些是启动顺序列表中可能包含的不同设备选项。 14. **Boot POST(Power-On Self Test)**:开机自检,设置其检查硬件的详尽程度,以优化启动速度和诊断问题。 15. **警告设置(Config Warnings)**:控制在低电压电源适配器或其他不兼容配置时是否发出警告。 16. **内置调制解调器(Internal Modem)**:如果不需要,可以在这里禁用以节省资源。 17. **网络控制器(LAN Controller)**:启用或禁用内置的网络接口卡,影响网络连接。 18. **PXE BIS策略**:PXE(预启动执行环境)用于网络启动,BIS(Boot Integrity Services)确保启动过程的完整性。设置可以决定系统如何处理未经授权的启动请求。 19. **板载蓝牙(Onboard Bluetooth)**:控制蓝牙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可以影响设备的无线连接。 20. **MiniPCI设备**:指的是使用Mini PCI接口的硬件,如无线网卡。 21. **无线控制(Wireless Control)**:决定无线设备(如Wi-Fi)的控制方式,可通过应用程序或热键启用或禁用。 22. **串口(Serial Port)**:配置串行通信端口,防止与其他设备的端口冲突。 23. **红外数据端口**:用于红外通信,可以设置端口地址或禁用端口。 24. **并口模式(Parallel Mode)**:设定并行端口的工作模式,如普通标准并行口、双向模式或扩展功能端口。 25. **数码锁定(Num Lock)**:控制键盘上的数字小键盘在启动时是否开启。这些设置提供了对计算机硬件和启动过程的精细控制,理解这些选项对于解决问题、优化性能和确保系统安全都至关重要。对BIOS的了解有助于用户根据需要定制他们的计算体验。
31KB
文件大小: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