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与U-Boot调试实践
嵌入式开发的 U-Boot 移植经验挺多的,最近看到一个讲得还不错的资源,主要聚焦在 CS8900 的时序设置上。嗯,像这类芯片识别问题,多人一开始都容易卡住,文中说得挺细,提醒别把时序参数调到临界边上,蛮实用的建议。
开发板上电后,如果你看到 minicom 窗口打印出类似图 4-6 的信息,那基本就是移植成功了。U-Boot这一步搞定后,后续的Linux 内核也就能顺利启动。文里也提到,BootLoader算是整个系统软件开发的起点,打好了基础,开发起来会轻松不少。
后面讲到的Linux 内核移植部分,语气虽然有点偏学术,但其实核心思想就一个:把原来跑在别的平台的内核,搬到你现在手上的硬件上跑起来。过程嘛,不复杂,但细节多,尤其是内核配置和驱动适配,得多点耐心。
如果你也在搞S3C2440、GT2440这类平台,文末的相关文章别错过,像S3C2440 移植手册、GT2440 平台移植指南都比较有代表性。
一句提醒:调试时千万别急,U-Boot 跑不通,80%是时序或配置问题,多看串口输出,少走弯路。
4.82MB
文件大小: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