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球线转桩号线转点工具
谷歌地球的线转桩号工具和线转点工具,是做测绘、设计、公路管线之类项目时,省事的两把利器。简单说,前者是把线段上特定间距的位置标成“桩号”,后者就是把线分成一堆离散的点。像你在 Google Earth 画一条道路,工具一用,就能自动算出每个关键点的坐标,效率直接拉满。
谷歌地球的KML 文件支持度高,用起来也方便。不管你是从现场采集回来的GPS 轨迹
,还是从 CAD 导出的线段,只要导入进去,设好间距或者提取规则,就能自动生成桩号或者点位。
线转桩号这个功能,在做高速路、管道规划时用得挺多。比如想知道每隔 100 米是哪一桩,现场施工的时候就不容易出错。工具还能按曲线长度算位置,精度也还不错。
线转点就更灵活了。你可以设成等距,比如每 50 米一个点;也可以按节点特征,比如交叉口、转弯点生成。这种数据后还能再拿去做,比如城市道路密度评估、路线优化等。
要注意一点,坐标系选对关键。谷歌地球默认是 WGS84,如果你后面还要在 GIS 或 CAD 里用,得转成CGCS2000
或者投影坐标
。不然偏个几米,结果就全歪了。
整体操作其实不复杂。大多工具界面都比较直观,基本就是:导入数据→设置参数→一键转换→导出结果。有些还支持Shapefile
、GPX
格式,配合 QGIS、ArcGIS 用也挺顺。
如果你要大量路线,还可以选一些支持批量或脚本功能的工具。有的甚至能直接嵌入到 BIM 流程或者 Web GIS 平台,做自动化管线也完全没问题。
对了,如果你刚接触这块,推荐多看看KML
文件结构、多试试不同坐标转换方案。遇到问题去 GIS 论坛或 100li 网站也能找到不少实战经验。
如果你常和路线数据、施工定位、GIS打交道,强烈建议你备一个这样的工具。日常工作中省的不止是时间,准确率也能上一个台阶。
137.6KB
文件大小: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