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算法详解

C语言中,冒泡法排序是一种基础且直观的排序算法。以下为具体实现及其步骤:

冒泡排序算法简介

冒泡排序通过多次比较相邻元素,将较大或较小的元素逐步移到数组的一端,实现最终排序。

冒泡排序的实现步骤

  1. 初始化数组,输入待排序的元素列表。
  2. 双重循环:外循环控制遍历次数,内循环用于比较相邻元素。
  3. 交换相邻元素:若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进行交换。
  4. 优化步骤(可选):当某次遍历无交换时,说明排序已完成。

C语言代码实现

#include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xss=removed> arr[j+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
}

int main() {
    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int n = sizeof(arr)/sizeof(arr[0]);
    bubbleSort(arr, n);
    printf("Sorted array: 
");
    for (int i = 0; i < n>

代码分析

  • 初始化数组:定义待排序的整数数组 arr
  • 定义函数 bubbleSort:实现冒泡排序的主要逻辑。
  • 双重循环:使用嵌套 for 循环遍历数组并进行相邻元素比较。

运行结果

将代码编译运行,输出排序后的数组

txt 文件大小:37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