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1.1 蓝牙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耗电量低、成本低廉且开放标准的短距无线通信技术,由爱立信公司最初研究。1998年5月,爱立信公司与诺基亚、英特尔、IBM和东芝组成蓝牙特别兴趣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 SIG),负责蓝牙技术标准的制定、产品测试,并协调各国蓝牙技术使用。该组织后来又吸纳了微软、朗讯、摩托罗拉、3Com等知名厂商,目前蓝牙SIG已拥有7000多家成员公司。蓝牙技术运行于不需申请许可证的工业、科技和医学(ISM)的2.4至2.485 GHz波段,使用扩频跳频全双工信号,额定速率为1600跳/秒,传输距离从1米到100米不等。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蓝牙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线连接手机、便携式计算机、汽车、立体声耳机、MP3播放器等多种设备。根据2006年ABI Research的一份报告,全球蓝牙设备的出货量已超过10亿件,比全球的PC用户数量还多。该公司发言人称:蓝牙市场在2006年显著增长,蓝牙芯片的出货量仍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1.1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蓝牙技术自诞生以来已得到长足发展,立下了众多里程碑,使其成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无线通信协议之一。以下简单回顾蓝牙技术的发展历程。1998年,蓝牙特别兴趣组(SIG)成立,并决定采用“蓝牙”作为该技术的名称。1999年,蓝牙1.0技术规范发布,并在Comdex大会上获得“Best of”奖。
2.21MB
文件大小: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