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概述与实施细节

知识点生成

一、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览

  • 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步骤,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相关软件工具,深化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希望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范流程。
  • 实验要求:学生需独立完成项目,选题不限但需确保班内题目不重复。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撰写实验报告。报告应以纸质版(A4规格)的形式在课程结束后两周内提交。
  • 实验设备: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

二、实验内容详解

  1. 选题及项目背景:本实验选择了“网上购物系统”作为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此系统面向所有注册会员提供邮购服务。非注册用户可以浏览商品信息和促销活动,而注册用户则拥有购买权限。购买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订单生成、支付确认、库存管理等。

  2. 系统参与者

  3. 注册用户:可以购买商品。
  4. 一般访客:仅能浏览商品信息。
  5. 管理员:负责系统管理任务,如删除用户信息等。
  6. 销售人员:处理订单和发货事宜。
  7. 库存控制人员:负责库存管理,包括采购、接收货物等。

  8. 需求分析

  9. 识别参与者: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明确系统的主要参与者及其职责。
  10. 需求捕获与描述:通过一系列用例来具体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例如注册、登录、下单、付款等。

  11. 用例描述示例:以下是以“下订单”为例的用例描述。

  12. 用例ID号及用例名:100.1 | 下订单
  13. 用例概述:描述会员在在线购物系统中提交商品订单的过程,系统验证会员信息及商品可用性,并支持多种支付方式。
  14. 参与者:会员
  15. 前置条件:会员已经登录系统。
  16. 后置条件:订单被记录下来并发送给销售部门处理。
  17. 基本事件流
    1. 会员请求输入新订单。
    2. 系统生成商品目录。
    3. 会员选择购买的商品及数量。
    4. 系统显示会员的送货地址和收费地址。
    5. 会员验证信息无误。
    6. 系统验证商品的可用性,计算会员价格及订单总额,并展示订单详情。
    7. 会员确认订单信息。
    8. 系统提示会员选择支付方式。
    9. 会员完成支付。
    10. 系统记录订单信息,生成订单确认,并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会员。
  18. 扩展事件流
    • 如果会员需要修改送货地址或收费地址,可以在验证信息之前进行修改,系统再次验证修改后的信息。

三、类图设计

在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过程中,类图是重要的可视化工具之一。它用于描述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包括类之间的关系、属性和方法等。对于“网上购物系统”,可能涉及的类包括:User (用户)、Product (商品)、Order (订单)、Payment (支付)、Inventory (库存)等。每个类都包含特定的属性和方法,例如User类可能有属性如usernamepasswordaddress等,方法如login()logout()placeOrder()等。类图有助于清晰地展现系统内部的逻辑关系,便于开发者理解和实现。

四、结论

通过对“网上购物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此外,实验中使用的UML工具如类图、用例图等对于未来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技能。实验完成后,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并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doc 文件大小:275.5KB